培训咨询:0376-6879302 17637631188 欢迎访问何家冲学院!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诞生在 红二十五军中的嘹亮军歌

发布日期:2024-05-29   /    阅读:636

李国强,罗山县何家冲红二十五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


中共鄂豫皖省委和红二十五军非常重视党的宣传工作,他们常以歌谣的形式把党的方针政策和红军的政治任务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已经形成了惯例。徐朋人、曹学楷、戴克敏、吴焕先、成仿吾、郑位三等,都曾编写过不少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谣,真实地记录和热情地歌颂了鄂豫皖苏区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如《黄麻起义歌》、《土地革命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等。在众多的鄂豫皖苏区革命歌曲中,由鄂东北道委秘书长、后来担任红二十五军政治部秘书长程坦编唱的《红色军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数度易稿,几经修改,最后成为人民解放军的著名军歌,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最为人称道。


《红色军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由来

1932年8月底,根据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的指示,成立了中共鄂东北道委员会和游击总司令部,徐宝珊任道委书记,吴焕先任游击总司令。11月底,徐宝珊进鄂豫皖省委任职,吴焕先任红二十五军军长后,由郑位三任道委书记兼游击总司令。1932年至1934年的鄂东北道,包括河南省的罗山县、光山县、经扶县(今新县)和湖北省的麻城县、黄安县(今红安),礼山县(今大悟)等地区。当时鄂东北道委和游击总司令部合署办公,机关全体人员20余人,党政军一体化,道委秘书长程坦,刘华清为秘书处负责宣传工作的干部。游击总司令部下辖3个独立团、2个游击大队和若干游击小队。

中共鄂东北道委员会为了对独立团和游击队进行政治、军事和文化的教育,经常举办各类培训班,以提高部队的素质,增强战斗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道委除了完成本地区的打仗、筹款和巩固红色政权等主要任务外,还能支援主力部队红二十五军,配合作战,补充兵源,支援钱款和粮食等。

程坦作为道委秘书长,对部队进行政治纪律教育,是他的主要任务之一。为此,他必须经常去这几个独立团讲课,内容包括文化、政治和纪律等。独立团的干部战士绝大多数来自农民,纪律涣散是其最突出的问题,违犯群众利益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因此对干部战士进行纪律教育,是程坦工作内容的重要部分,他对此思考颇多。

程坦,原名程宗寿,河南新县箭河乡红显边村人,生于1906年。由于家境贫寒,只念边几年私塾,之后在七里坪一家杂货铺当学徒。1925年,当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时,他就参加了当地的店员工会和农民协会。1927年参加黄(安)麻(城)起义,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先后担任过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党的区委书记和县委书记。1932年10月,他跟随红四方面军转移时,因身患重病半路上掉了队,但很快返回苏区,来到鄂东北游击总司令部工作,成为郑位三的得力助手。

1934年7、8月间,程子华受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之命,从江西瑞金奔赴大别山区寻找红二十五军。经汕头、上海、武汉、信阳等地,于8月28日抵达罗山县的卡房(今属新县),与郑位三、程坦、刘华清等鄂东北道委领导人会面,并在道委机关驻地住了约40天左右。程子华向郑位三传达了周恩来的口头指示,建议红二十五军跳出国民党的包围,到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去开展斗争,比如桐柏山区、伏牛山区等。这时红二十五军正在皖西北地区活动,郑位三立即派人去皖西北寻找红二十五军,建议红二十五军速到鄂东北来听取中央指示。

就在等待红二十五军期间,程子华向郑位三等人介绍了中央苏区的一些情况,包括中革军委颁布的《中国工农红军三大纪录八项注意布告》的具体内容。这引起了程坦的关注,因为这段时期他正在对独立团进行纪律教育,程子华介绍的内容对程坦启发很大。

如何对独立团进行纪律教育最有效,一直是程坦思考的重要问题,对此郑位三也曾多次提出过要求。程坦考虑,干部战士多数文化水平比较低,不少人不识字,只对他们讲纪律条文,显得生涩,不活泼不生动,战士们不好记。如果将纪律条文编成歌曲教唱给战士,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于是,他根据程子化介绍的《中国工农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布告》内容,花了几天时间,编写出了《红色军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词,每句九个字,正好借用在鄂豫皖苏区流行的《土地革命歌》唱腔,对其进行了略加调整,以加强其节奏感,使之适合于在行进中歌唱。程坦将新编的这首纪律歌拿到独立团试唱,效果不错,受到干部战士们的欢迎。就这样,最初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诞生了,只是在歌名前面加了“红色军人”四个字。

1934年10月2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作出了《关于十月革命十七周年纪念的工作决议》,决定红军的正规部队和各游击队,在11月1日至7日,组织开展纪念周活动,检阅部队,以此推动部队的政治学习热潮。纪念周活动的中心会场设在卡房天台山的刘家湾,是当时鄂豫皖省委的驻地。

程坦是这次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此时红二十五军尚在皖西北活动,因此受阅部队就只有鄂东北道委独立团。当独立团高唱《红色军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踏着整齐的步伐,雄纠纠气昂昂地通过主席台时,博得围观群众一片喝彩,省委领导也大为赞赏。这是《红色军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在公众场合的第一次亮相。从此,这首歌曲逐渐传唱开来。


长征中唱响《红色军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

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在中共鄂豫皖省委的率领下,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从罗山县何家冲出发西进,开始了伟大的长征。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前,鄂东北道委机关和独立团全部编入红二十五军,程坦担任军政治部秘书长。由于独立团的建制被编散,因此最早从该团唱起的《红色军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也没有能够广泛传唱起来。

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摆脱国民党的追堵,通过桐柏山,恶战独树镇,进入伏牛山区,于1934年12月8日,在豫陕交界处的铁锁关击溃陕西省守关民团,进入陕南。

1934年12月1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庾家河召开第十八次常委会议,决定将中共鄂豫皖省委改为中共鄂豫陕省委、省委委员不变。同时决定在鄂豫皖即刻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会议进行中突遭敌第六十师奔袭,徐海东率领部队给敌以猛烈冲击,夺回被敌占领的制高点,将敌击退,游战中身负重伤;后敌增援部队赶到,并再次强攻,战斗中程子华也身负重伤;指战员在吴焕先的率领下,英勇反击,殊死奋战,经过20多次反复冲杀,终于将敌人击溃,退回河南境内。

12月11日,红二十五军在洛南县蔡家川进行整编,将4个团编为3个团,军政治部主任戴季英改任参谋长,省委秘书长郑位三改任军政治部主任。程坦仍然担任军政治部秘书长。至此,红二十五军胜利完成了长征第一阶段的战略转移任务。

1935年2月19日,中共鄂豫陕省委在郧西二天门举行了第二十次常委会,总结入陕两个多月的斗争情况,分析形势,并就红二十五军能否在鄂豫陕边界地区单独创建根据地的问题,进行了一场重要的思想斗争。会后,省委决定成立中共鄂陕特委和鄂陕游击司令部,特委书记郭述申,后为郑位三,游击司令为陈先瑞。

4月,中共鄂豫陕省委乘反“围剿”胜利的时机,在蓝田葛牌镇召开了省委扩大会议,改选了省委,新的省委由11人组成,常委是徐宝珊、吴焕先、徐海东、李隆贵、赵凌波、张明先、田守尧;委员是程子华、戴季英、陈先瑞、张希才;后来又增选了郑位三、郭述申;省委书记徐宝珊,副书记吴焕先。入陕4个月来,红二十五军取得一连串的胜利,主力发展到3700余人,地方武装2000多人,建立了四块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共鄂陕、中共豫陕两个特委和五个县工委,发展了一批党员,先后成立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和2个县、13个区,40多个乡,300多个村的苏维埃政权;根据地人口近50万,耕地面积90多万亩,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

此时,切实加强红二十五军的政治工作系统,建立健全政治部的工作和强化连队指导员的工作就显得日益突出和重要。为此中共鄂豫陕省委决定大力训练军事干部,充实和加强军事部门的政治工作,全面建设部队,提高军事技术,提高战士的政治水平。建立严格的纪律,充分发挥指战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加强新战士的政治军事训练,以快速提升他们战斗能力。1935年5月4日,红二十五军在陕南龙驹塞(今丹风县)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整训,进行了形势教育和反“围剿”的政治动员,开展了射击、投弹、刺杀等步兵基础科目训练和单兵到排进攻的战术训练,举行了以连为单位进攻的示范演习。与此同时,还结合总结工作来整顿党支部,检查领导作风并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加强连队和机关建设。

这时的红二十五军,部队得以休养生息,人员迅速扩大,素质参差不齐。为了进一步加强部队的政治思想和作风纪律教育,程坦在整训期间,对他编写和教唱过的《红色军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的歌词进行了修改,安排到每个连队学唱。其歌词为:

红色战士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得注意。

第一实行民主的纲领,最后胜利才能有保证。

第二服从上级的指挥,坚决杀敌才能得胜利。

第三说话态度要和好,接近群众言语最重要。

第四买卖价钱要公道,不准强迫群众半分毫。

第五借人家具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掉。

第六到处厕所要挖好,不准随随便便拉屎尿。

第七优待俘虏要周道,瓦解敌军工作最重要。

第八早起门板要上好,上好门板一律捆稻草。

屋里屋外脏物要打扫,免得群众心里遭烦恼。

这份歌词也是长征开始以来,程坦根据徐宝珊、吴焕先、程子华、徐海东等领导讲话精神,向郑位三、郭述申等人请示,并参考“什么是红军”等文件和标语内容,反复琢磨推敲修改的成果。

1935年7月15日,在代理省委书记吴焕先的主持下,中共鄂豫陕省委举行会议,决定立即率领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配合中央红军的北上行动,同时决定将鄂陕、豫陕两个特委合并组成中共鄂豫陕特委,领导留下来的部队继续坚持武装斗争。

7月16日,红二十五军离开陕南继续长征,从长安沣峪口出发,西征北上,向陕北进发,一路上唱的就是这首修改的歌词《红色军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曲调与后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的旋律极其相近。

7月27日,红二十五军到达留坝的江口镇,击溃该地民团,省委和军领导决定在这里休整两天,进行整编。这时全军共约4000人。

8月14日,红二十五军威逼静宁县城,截断陕甘交通大动脉西(安)兰(州)公路18天,有力配合了中央红军的北上行动。

8月21日,红二十五军在泾川县以西徒涉汭河,部队刚过一半,山洪暴发,河水突涨。就在此时敌三十五师一0四旅二0八团1000余人突然袭来,经过激战,红二十五军奋力将该敌全歼。不幸的是,军政委吴焕先在战斗中壮烈牺牲。省委临时决定,由于程子华负伤未愈,军政委和省委书记均由徐海东兼任。

9月7日,红二十五军到达合水县东北之豹子川,中共鄂豫陕省委在这里召开会议,决定由程子华代理中共鄂豫陕省委书记兼军政治委员,徐海东任军长。9日,红二十五军抵达保安县(今志丹县)永宁山,与陕甘革命根据地党组织取得了联系。

9月15日,红二十五军到达延川县永坪镇,胜利完成长征,成为第一支到达陕北的红军队伍,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的北上行动。此时全军计3400余人。9月16日,刘志丹率领红二十六、二十七军到达永坪镇,三个军胜利会师。9月17日,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与中共鄂豫陕省委举行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陕甘晋省委员会,撤销西北工委和鄂豫陕省委。9月18日,在永坪镇举行盛大的军民联欢大会,庆祝胜利会师和纪念九一八事变四周年。

会后,在中共中央西北代表团和中共陕甘晋省委的主持下,将红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治委员程子华,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刘志丹,全军共约7000余人。这时,程坦转任红十五军团政治部秘书长,并兼任群工部副部长,刘华清任政治部宣传科科长。


《红色军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的规范完善

1935年10月1日和10月25日,红十五军团在劳山和榆林桥,连续打了红十五军团组建以来的两场大胜仗,歼灭了一部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俘虏了5500多名敌军官兵,缴获了大量军需物资。一时间,根据地人民革命热情高涨,许多农民踊跃报名参军,被俘的国民党官兵也纷纷加入红军队伍中来,红军部队扩充很快。随着部队人员和成分的迅速扩大,违犯群众纪律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对新兵进行革命纪律教育,就成了军团政治部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恰在这时,周士第、王首道率领的中央红军先遣队到了陕北,与红十五军团会师。中革军委还派贾拓夫给红十五军团送来了《告红二十五、二十六军全体指战员书》和《中国工农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布告》。程坦拿到“布告”后,发现较之前红二十五军唱过的纪律歌,内容更加全面完整,并且更加通俗易懂。他大喜过望,于是根据“布告”内容,连夜编写了通俗押韵的歌词,然后和刘华清一起,将歌词填入原来那首歌的曲调中,按照部队行进的节拍,共同反复吟唱,反复修改。第二天一早,他将修改好的歌词送到郭述申的手中,经郭述申审阅后,刊登在军团政治部的《红旗报》上,当时的歌名仍是《红色军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这首歌词发表后,由于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曲调又是战士们熟悉的,易学易记,且便于部队行进中歌唱,很快在红十五军团中风靡一时,人人传唱。

11月上旬,中央红军和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并举行庆祝大会上,红十五军团高唱《红色军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立即引起全场轰动。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人听到后,激动得站了起来,热烈鼓掌。刘华清后来回忆说,当时红十五军团因为这首歌,很是出了点风头。正是从那时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歌开始流传到中央红军,并在后来成为整个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人民解放军战士人人钟爱的军歌。这时的歌词是这样的:

红色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不拿工农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

第二服从上级的命令,我们胜利更能有保证。

第三没收一律要归公,私打土豪纪律不可容。

八项注意我们要做到,时时刻刻切莫忘记了。

第一早起门板要上好,免得群众心里多烦恼。

第二早起都要捆禾草,室内室外脏物要打扫。

第三言论态度要和好,接近群众工作最重要。

第四买卖价格要公道,政治影响远近都传到。

第五借人家具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了。

第六若把东西损坏了,红军纪律处罚决不饶。

第七到处卫生要讲好,选择僻处挖下卫生壕。

第八对待俘虏影响好,不许随便拿他半分毫。

倘若这规矩破坏了,红军纪律处罚决不饶。

红色军人应该认识到,争取群众工作最重要。

到处工农斗争起来了,全国胜利实现在今朝。

《红色军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在全国各地传唱开后,虽然曲调相同,但都各自根据实际情况,把歌词的内容略有变动。从1950年到1957年,解放军总政治部对这首歌组织了几次修改,统一歌词内容,形成了现在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词,虽然这与过去程坦编写的歌词不尽相同,但却是一种极大地继承和发扬,并没有掩盖程坦对这首歌的历史性贡献。新修改的歌词如下: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

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

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

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

第二买卖价钱要公平,公买公卖不许逞霸道。

第三借人东西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掉。

第四若把东西损坏了,照价赔偿不差半分毫。

第五不许打人和骂人,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

第六爱护群众的庄稼,行军作战处处注意到。

第七不许调戏妇女们,流氓习气坚决要除掉。

第八不许虐待俘虏兵,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

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互相监督切莫违反了。

革命纪律条条要记清,人民战士处处爱人民。

新中国成立后,不少老同志和老战友向程坦建议,应该向组织上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是程坦写的,要给予正名。但程坦都给予了婉拒。

1972年春天,程坦在三0一医院期间,要填写一份干部履历表,表中列有“有何著作”一项内容。由此他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可能会不久人世,加上不少战友的鼓励,增强了信心,这才决定将自己编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这件事,向有关方面反映,要求澄清。1972年3月21日,程坦致信周恩来总理,请求组织对这首歌的编写过程予以调查核实,同时致信程子华、郭述申等人,请求予以协助。这是他第一次主动提出这种要求。

1980年12月26日程坦去世,不久,在《解放军歌曲》1981年第三期上,发表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的产生》一文,第一次在媒体上公开报道了这首歌的编写过程,第一次在媒体上明确了这首歌是程坦编写。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在红二十五军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产生,与其领导人的支持领导是密不可分的,与红二十五军当时浓厚的革命氛围是密不可分的,与中革军委颁布的《中国工农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布告》的精神也是密不可分的。程坦起到了汇总和提练的作用,体现了一位革命志士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赤胆忠心。

程坦在红二十五军的光辉生涯中,念念不忘遵守群众纪律,始终不渝地坚持政治纪律教育。不仅编写出《红色军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词,并且在革命斗争和长征中根据革命实践不断修改,不断完善,对于这首革命歌曲最终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歌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革命精神和历史功绩永远值得人民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