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剑英诗词中的浩然之气 2022-03-25
也曾拔剑角群雄。“放眼高歌气吐虹,也曾拔剑角群雄。我来无限兴亡感,慰祝苍生乐大同。”这是叶剑英在中学读书时所作的《油岩题壁》。叶剑英出生在广东梅县,中学时代的叶剑英一方面如饥似渴地阅读孙中山的著述和进步报刊,另一方面博览群书,深思熟读《战国策》《史记》《汉...
-
新中国“第一股” 2022-03-25
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长18.3cm、宽12cm,票面呈淡绿色,由上海印钞厂按人民币工艺精美印制,正面有公司名称、创设年份、股票总额、每股金额、股东户名、股数等内容,下方落款“一九八四年十二月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批准发行”,加印“秦其斌印”(董事长)、“曹益群...
-
改革开放后第一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2022-03-25
那时候,温州姑娘章华妹家里很穷,母亲生病,父亲每月30多元的工资要养活一家9口人,日子过得很艰难。当时工作依靠国家分配,就业机会很少。父母退休后,子女顶替上班的机会给了两个哥哥。1979年,18岁的章华妹依然没有工作。 不过,章华妹的小生意当时属于“投机倒把”,政府...
-
红军师 2022-03-24
90载风雨路,红军师官兵转战西部九省区,在硝烟战火中逐渐壮大,铸就了“走遍新(疆)西(藏)兰(州)、听从党召唤”的厚重师魂,凝结形成了“对党忠诚、信念坚定;长攻善守、勇猛顽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热爱人民、甘于奉献”的红军师精神,激励着新时代红军传人在这片辽...
-
悬挂马恩列斯肖像的弄口国民学校 2022-03-24
去年,有一次与蔡文祥先生聊起新中国成立前后笕桥的一些社会情况时,他讲到了弄口国民学校(前身为市立第八民众学校)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 根据蔡文祥的回忆,他9岁到白石王家井胡家庵上私塾,10岁时转读弄口国民学校。弄口国民学校是一所六年制小学,每个班级约有三四十人,...
-
《临郯青年救国团团歌》:一首红歌,传唱至今 2022-03-24
《临郯青年救国团团歌》诞生地纪念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沂蒙/摄 在沂蒙大地,曾有这样一群青年在革命老区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是谁,又有怎样的故事?从《临郯青年救国团团歌》的“前世今生”,或许可以了解一二。 临郯青年救国团成立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
-
抗联十二烈士血洒小孤山 2022-03-24
1938年3月,日伪军兵分数路向吉林省宝清县(今属黑龙江省)境内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第五军发起进攻。鉴于敌我力量悬殊,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部指示第五军第三师向勃利、密山地区转移,与敌周旋,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当时,第八团第一连60多名指战员在连长李海峰、指导员班路...
-
杨家沟村—— 黄土地上的红色记忆(走进传统村落⑧) 2022-03-23
青年画家常浩凯美术作品《杨家沟之旅——曙光就在前面》(局部)。 常浩凯供图 杨家沟毛泽东旧居外景。 姬 铖摄(人民视觉) 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周边部分景点示意图。 杨家沟革命纪念馆供图 冒着炊烟的窑洞民居。 延杨红摄(人民视觉) 正在劳作的杨家沟村民。 史 飞摄(人民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