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咨询:0376-6879302 17637631188 欢迎访问何家冲学院!

 
 

寻访麻埠 ——找获红二十五军诞生的岁月印记

发布日期:2024-05-15   /    阅读:501

李国强,罗山县何家冲红二十五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


坐落在安徽省金寨县东北部的响洪甸水库,名闻遐迩。这里碧波千顷,浮光掠影,绿水荡漾中,千年古镇麻埠沉浸于下,威名远扬的红二十五军就诞生在这块淹没区中。当年,为治理淮河修建了响洪甸水库,从此它在水一方,繁华不再。

在金寨县江店镇红军纪念馆,按照1:1比例复原的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古朴典雅,庄严肃静。纪念馆内那张从高处俯拍的黑白照,街区密密麻麻、错落有致,透漏出麻埠被淹没前的似锦繁华。因盛产茶、麻,该镇早在唐宋便成为一方贸易集散地。至清末民初,更是商贾云集,通达四方,其富足的资源物产或许就是红二十五军能够诞生于此、成长于斯的一个不二缘由了。

上世纪20年代初,麻埠便成为安徽省产业工人运动和建党较早的地区之一。在这里,麻埠烟厂的职工举行过罢工并发生暴动,队伍发展到近万人,还一举攻下了六安县城,后在军阀马联甲的镇压下失败。麻埠地区的工人运动很快引起了中共北方区党组织的关注。1929年8月,中共麻埠特别支部成立。1930年2月,为扩大皖西北革命根据地,红三十二师的两个主力团东进麻埠,国民党守敌张季荃部300余人不堪一击,红军迅速攻克麻埠,缴枪30余支。此后,麻埠逐渐成为皖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首府,中共皖西北道区委员会、皖西北道区苏维埃政府、皖西北军委会等相继迁到这里办公,并在此设有苏维埃银行、造币厂、红军医院、彭杨军政学校等机构。彭杨军政学校还为红军培养了大批干部和技术人才。

1931年10月25日,根据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和军委会的决定,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麻埠正式成立,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王平章。辖第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师。第七十三师师长刘英,政治委员吴焕先。第七十四师、七十五师尚待组建。

红二十五军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军事史上的大事件,其为中国革命立下的赫赫功勋将在后续部分作重点论述。单说红二十五军的首任领导人,他们皆不同凡响。

首任军长旷继勋,时年34岁,早年在旧式军队服役,练就超群武艺,惯使双枪,弹无虚发,很快官至川军军阀邓锡候第三师第七混成旅旅长。他毅然放弃高官厚禄,接受中共政治主张,秘密加入中共党员,并在自己的部队中悄然建立中共党组织,发展党员。1929年6月,他响应中共八七会议号召,领导全旅在四川蓬溪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起义不幸遭血腥镇压后失败,四川省委立即安排他到上海中共中央所在地,被安排中央特科工作。在中央特科,旷继勋参与除掉了中共历史上最著名的叛徒之一,原中共中央军委秘书白鑫,单枪匹马枪伤参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鼎鼎大名的上海青帮头目黄金荣。不久,旷继勋被中共中央派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参与军队领导工作。1931年1月,鄂豫皖苏区红四军成立,他出任军长。期间,由于坚决抵制张国焘左倾路线错误,被降为红四军第十三师师长。1931年秋,旷继勋前去皖西开展红二十五军的组建工作,他深入基层,积极发动群众,组建非常成功。

首任政治委员王平章,1901年生,湖北汉川人。1920年考入武昌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开始接触马列主义。1923年加入中共党员,之后回家创办济人、全人小学和《汉川青年》,传播革命思想。大革命失败后,受党组织委派参加了南昌起义。1929年11月起,先后任中共鄂豫边特委常委、鄂豫皖特委常委、鄂豫皖中央分局常委、鄂豫皖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委员长。

1931年11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黄安(今红安)七里坪成立。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刘士奇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四军和第二十五军,总兵力近3万人。此后,红二十五军在红四方面军的编成内,在红四方面军总部的指挥下,投入新的反“围剿”斗争。

商(城)潢(川)战役组建七十五师

红二十五军组建后,率七十三师从麻埠移驻霍邱叶集,整训部队,补充兵源,为迎接新的战斗作准备。1931年11月至12月,在红四方面军开展黄安战役期间,红二十五军率七十三师在皖西地区征战,有力袭扰、打击敌人,钳制皖西之敌,配合红四方面军主力作战,巩固了皖西北革命根据地。

1932年1月上旬,红二十五军奉命攻打苏家埠。军部率二一七、二一八团从叶集出发,经白塔畈、独山到两河口。部队冒严寒涉过淠河,在接近老虎头时,遭遇敌陈调元部一个营的阻击。经过激战,该部窜逃苏家埠,红军乘胜追击,与守敌厮杀一夜,歼敌两个营,敌弃城向六安溃逃。占领苏家埠后,红二十五军在此修整三天,开展群众工作,旋即返回叶集待命。

1932年1月中旬,红四方面军在取得黄安战役的胜利后,为打破北线敌人分割根据地的企图,决定发起商潢战役。红二十五军奉命参加此役,由皖西地区向西挺进,于1月23日抵商城县上石桥镇。根据敌情分布,红四方面军首长决定采取围城打援战术,令红二十五军围困商城,造成强攻声势,诱潢川之敌出援。2月7日,麋集于潢川之敌果然中计,出动19个团分左右两路大举赴援商城。红二十五军与红四方面军主力紧密配合,扎好布袋,开展猛攻,两路援敌遭受重创,纷纷溃退,红军直逼潢川近郊。商城守敌第五十八师眼见援军溃败,遂弃城逃往麻城。红军不战而克商城。

商潢战役历时10余天,共歼俘敌5000余人,解放了商潢公路沿线广大地区,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这是红二十五军组建后参加的首个战役,在红四方面军的统一指挥下,与友军协同作战,独自歼敌一个多团,使部队经受了锻炼和洗礼。战役结束后,按红四方面军总部指令,红二十五军返回皖西北地区。

3月上旬,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在麻埠正式组建,师长廖荣坤,政治委员戴克敏。七十五师由原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一团和五星县独立团合编而成,下辖第二二三、二二四、二二五团。

苏家埠战役组建七十四师

商潢战役胜利后,红四方面军军威大振,在固始略加休整后,军部决定发起苏家埠战役,把根据地进一步向东扩展。

苏家埠西濒淠河,为安徽六安重镇,当时居民逾万,是皖西北敌之重要据点。鉴于此地四周地形平坦,围城高大,工事坚固,外围壕宽水深,不宜强攻等特点,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定继续采用围城打援战法,将苏家埠围而不攻,吸引六安、霍山之敌出援,予以歼灭。

中国工农红军战史上著名的围城打援经典战役闪亮登场。

1932年3月21日,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按照红四方面军军部的部署,于当晚由青山店以西的两河口渡过淠河,并以第二一八团扫清青山店外围之敌,瞬即包围青山店。其他部队连夜向此疾进,包围苏家埠和韩摆度。

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和霍山独立团担负围困青山店和打击霍山援兵的任务。3月31日,敌第四十六师师长岳盛煊指挥6个团,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从六安、霍山分南北两路,同时向韩摆渡、苏家埠和青山店方向出援,意图南北夹击,解救被围之敌。七十三师在围堵青山店的同时,腾出部分兵力阻击由霍山出援之敌,经激战,歼援敌警备第一旅200余人。在红军的顽强阻击和有力策应之下,援敌纷纷溃退。此时,青山店之敌见有援军接应,想里应外合,迅速突围,结果大部被歼,小部窜逃苏家埠。

六安、霍山援军被阻,苏家埠、韩摆渡受困之敌渐成瓮中之鳖。守敌遭围月余,粮草不济,援兵无望,军心动摇,携械投降者日多。4月下旬,蒋介石任命第七师师长厉式鼎为皖西“剿共”总指挥,集中15个团计2万余人,从合肥向苏家埠大举增援。

为消灭敌人援兵,总部命令红七十三师在樊通桥地区构筑工事,担任正面阻击;红四军第十、第十一师主力部署七十三师两翼,伺机迂回包抄,围歼援敌。同时令七十三师二一八团1个营和六安独立团开进徒拔河以东,佯作抵抗,诱敌深入。

5月1日,红七十三师二一八团在徒拔河以东与敌相遇,边打边撤。2日拂晓,敌先头部队第七师第十九旅尾追渡过徒拔河。渡河之敌依仗飞机、炮火掩护,向红七十三师阵地发动猛烈攻击。当敌人攻到红二十五军军部阵地前200米时,军长旷继勋奋勇当先,率军部特务队向敌人发起反击。攻敌受挫,仓皇后撤。此时,敌后续部队正向前涌进,前退后拥,慌作一团,阵势大乱。红七十四师乘势奋勇冲杀,敌溃不成军,中弹落水自相残杀者不计其数,第十九旅大部被歼。红七十三师乘胜渡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入敌指挥机构,敌群龙无首,很快陷入从侧翼包抄过来的友军重围之中。当日,徒拔河西岸方圆20多公里,杀生阵阵,枪炮声声,红军、地方武装和参战群众将敌人重重围困,分割绞杀,气势雄浑,所向披靡。战至傍晚,敌2万多援兵全军覆灭,漏网极少,总指挥厉式鼎为红七十三师生擒。

合肥援敌被歼,困守苏家埠、韩摆渡之敌被迫于5月8日全部缴械投降。苏家埠之役,历时48天,共歼敌3万余人,俘获敌总指挥和5个旅长以下等18000余人,缴获武器装备等难以数计。此役是鄂豫皖红军创立以来空前大捷,在中国工农红军战史上地位举足轻重,更是我军围城打援的一个经典之作。

5月中旬,在取得苏家埠战役辉煌胜利后,红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在霍邱白塔畈正式组建,师长江明国,政治委员戴季英,副师长张成功。部队由参加苏家埠战役的皖西北原独立师改编而成。下辖第二二0、二二一、二二二团。

至此,红二十五军编制序列的三个师全部组建完成。全军12000余人。

在战火纷飞的疆场完成组建的红二十五军,不遑休整,即随红四方面军马不停蹄参加潢(川)光(山)战役,投入第四次反“围剿”作战。1932年7月后,红七十三师随红四方面军总部开始转战鄂东北,红七十四、七十五师留在皖西北继续开展反“围剿”斗争,同数倍于己强敌反复周旋,浴血奋战:从淠河以东全线抗击敌人,到霍邱保卫战失利,再到独山、麻埠相继失守,皖西北革命根据地遭到重创。

1932年9月10日,红二十五军在余家寨与红四方面军主力会师。红四方面军总部鉴于第七十四师、七十五师减员较大,决定撤销第七十四师和第七十五师二二五团建制,部队补入红四方面军各主力师。同时决定,七十三师随红四方面军总部行动,第七十五师两个团担负掩护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的任务。

红四方面军向西转移时,红七十五师两个团分别在鄂东北、皖西北担任掩护任务,主力红军完成转移后,两个团即分留两地继续坚持鄂豫皖根据地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二十五军留在鄂东北、皖西北的两个团以及其他友军,后来成为重新组建红二十五军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