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悬挂马恩列斯肖像的弄口国民学校 2022-03-24
去年,有一次与蔡文祥先生聊起新中国成立前后笕桥的一些社会情况时,他讲到了弄口国民学校(前身为市立第八民众学校)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 根据蔡文祥的回忆,他9岁到白石王家井胡家庵上私塾,10岁时转读弄口国民学校。弄口国民学校是一所六年制小学,每个班级约有三四十人,...
-
《临郯青年救国团团歌》:一首红歌,传唱至今 2022-03-24
《临郯青年救国团团歌》诞生地纪念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沂蒙/摄 在沂蒙大地,曾有这样一群青年在革命老区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是谁,又有怎样的故事?从《临郯青年救国团团歌》的“前世今生”,或许可以了解一二。 临郯青年救国团成立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
-
抗联十二烈士血洒小孤山 2022-03-24
1938年3月,日伪军兵分数路向吉林省宝清县(今属黑龙江省)境内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第五军发起进攻。鉴于敌我力量悬殊,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部指示第五军第三师向勃利、密山地区转移,与敌周旋,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当时,第八团第一连60多名指战员在连长李海峰、指导员班路...
-
杨家沟村—— 黄土地上的红色记忆(走进传统村落⑧) 2022-03-23
青年画家常浩凯美术作品《杨家沟之旅——曙光就在前面》(局部)。 常浩凯供图 杨家沟毛泽东旧居外景。 姬 铖摄(人民视觉) 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周边部分景点示意图。 杨家沟革命纪念馆供图 冒着炊烟的窑洞民居。 延杨红摄(人民视觉) 正在劳作的杨家沟村民。 史 飞摄(人民视觉...
-
刘有成:中国自由基化学奠基人 2022-03-23
在10多年前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里,人们时常能看到一位满头银发、衣着整洁、精神矍铄、步履安详的老人,走在通往化学楼、图书馆或是学术报告厅的路上。这位见人总是微笑点头致意的可敬长者,就是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有成。 1920年11月6日,刘有成...
-
周恩来善于解决问题 2022-03-23
为了理想大处着眼 党的六大以后,妥善处理和解决顺直省委存在的问题,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力量遭受到严重破坏。面对严峻的革命处境,一些保存下来的党组织内部,产生了对上级不信任,许多人相互埋怨等严重问题。1927年李大钊牺牲后,顺直省委也发生了类似问...
-
飞夺泸定桥的勇士刘金山 2022-03-22
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刘金山伤好后不久,他所在的红四团接到飞夺泸定桥的任务,要求红四团用3天时间赶到。结果在赶了一天路后,红四团突然接到命令,要求他们必须在一天一夜的时间里把剩下的120公里路赶完。他们以惊人的毅力,第二天一早按时赶到泸定桥。即便如此,...
-
粉碎“坦克劈入战”的文登里之战 2022-03-22
1951年10月至11月,志愿军第68军第204师在夏秋防御作战中,于朝鲜北汉江以东文登里地区,因地制宜巧妙组织兵力火力,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坦克劈入战”,积累了近战打坦克的成功经验。 侵略军倚重“乌龟壳” 坦克集猛烈的火力、坚固的防护和良好的机动性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