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强,罗山县何家冲红二十五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
一
1934年11月11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在斛山寨重挫国民党军追击后,与前来迎接的鄂东北道委书记郑位三会师光山县花山寨,在这里举行了省委第十四次常委会议。省委常委徐宝珊、吴焕先、徐海东、郑位三、戴季英等出席了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1934年7月26日《关于组织抗日先遣队的通知》、7月29日《致鄂豫皖省委训令》等文件和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关于鄂豫皖红军主力要作战略转移,建立新的根据地的指示,并结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际,讨论了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的问题。
会议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和周恩来的指示,分析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两年来斗争的形势,认真地讨论了今后行动的方针和行动大计。会议决定:1、省委立即率领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为发展红军和创建新的根据地而斗争;2、以平汉铁路以西鄂豫边界的桐柏山区和豫西北的伏牛山区为初步目标;3、行动中,红二十五军对外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4、留一部分武装再组建红二十八军,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继续坚持斗争。
会议还讨论了部队整编和红二十五军领导人的变动及省委成员的补充、工作安排等问题。决定根据徐海东提出的由程子华担任军长,他改任副军长的建议,任命由中央派来的程子华担任红二十五军军长,原军长徐海东任副军长,吴焕先仍为政治委员。会议还决定,补选程子华为省委常委,省委常委高敬亭留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领导各地方武装,再重新组建红二十八军,坚持游击战争。程子华因还不是省委常委,滞留在罗山县殷家湾游击区,郑位三随后向他转达了会议精神。
二
花山寨会议后,省委将在光山附近活动的鄂东北地方武装西路军补入部队,立即率领红二十五军迅速西移至罗山殷家湾、何家冲一带,开展战略转移前的紧张准备工作。
整肃改编部队。撤销师一级建制,军直辖4个团,全军共2980人。军长程子华,政治委员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政治部主任戴季英。第二二三团团长张绍东,第二二四团团长叶光宏,第二二五团政委张明先,手枪团团长杜本润。军部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经理处、军医院及直属分队等。
进行政治动员。军首长向全体指战员讲解形势,分析鄂豫皖敌我力量的对比悬殊,暂不利革命发展,必须要避敌锋芒,北上西出“打远游击”、“创建新苏区”等。
轻装简从上路。要求全军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辎重负担,安置不能随军行动的伤病员。每人备足3天行军干粮、2双草鞋及其他生活用品。
11月15日,部队行军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11月16日,长空雁唳,朔风冽冽,在罗山县何家冲村前那棵壮硕的千年银杏下,红二十五军将士与前来送行的乡亲们洒泪挥别,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开始了长征。
途中,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组织抗日先遣队的通知》精神,起草并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宣言”号召全国同胞,不分政治倾向,团结起来,一致抗日,国民党军队与红军订立协定,共同抗日。“北上沿途,国民党军队如加阻拦,本军定当坚决扫除之。”
17日,红二十五军在朱堂店以南击退“追剿”第五支队的进攻后,于当晚从信阳南部东双河与柳林之间越过平汉铁路,进入桐柏山区,胜利迈出战略转移的第一步。
蒋介石闻讯红二十五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北上,急令在鄂豫皖苏区围剿的东北军第一一五师和5支“追剿”队共20个团兵力跟踪追击;令驻河南的庞炳勋第四十军、湖北省肖之楚的第四十四师共18个团兵力迎头堵截。企图乘红二十五军孤军远征之际,包围全歼。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桐柏山区立即与鄂豫边工委取得了联系。根据工委书记张星江介绍的情况,省委认为:这里距武汉较近,离大别山也不远,且回旋余地小,四周敌人密集,难以立足,更谈不上发展。省委反复讨论,决定继续北上,向豫西北的伏牛山区挺进。为麻痹敌人,部队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先由副军长徐海东率二二三团向枣阳县城佯攻,形成进攻武汉态势,以调动敌人。敌人果然中计,立即携第四十军大部、一一五师、四十四师和第三、四“追剿”队20多个团杀气腾腾向枣阳扑来,妄图在枣阳与红军决战,一举歼灭红二十五军。而正当敌人幸灾乐祸蜂拥而至枣阳附近时,红二十五军却已掉头东进,进入驻马店西北地区。在这里,省委和军首长决定,红二十五军由泌阳象河关转向西北,越过许(昌)南(阳)公路,向伏牛山区进发。
三
红二十五军北上后,国民党军判断红军有“经象河关及独树镇、保安寨之间西窜企图”,于是,紧急调整部署:第四十军一一五旅向方城独树镇、七里岗、砚山铺一带集结,迎头堵击红军;驻叶县第四十军骑兵团也南下保安寨配合堵击;第一一六旅则由新野北上南召,以阻止红军进入伏牛山区;“追剿”纵队5个支队和第四十军骑兵第五师,均随后紧追。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形势对红军十分不利。
1934年11月26日,寒流骤袭,雨雪纷飞,雾气弥漫。下午1时许,程子华、吴焕先率一梯队二二四团到达独树镇七里岗一带,准备从七里岗穿越许南公路。七里岗是伏牛山东麓向南延伸的一条土岗,东西是河,地势陡峭,西南连着一片平原。许南公路与七里岗交叉处,岗顶与公路落差10几米,形成人工地堑,易守难攻。敌第四十军一一五旅和骑兵团已抢先2个小时占领了马岗、七里岗、砚山铺一带。由于突遇雨雪,能见度低,红军先头部队没有发现敌情。当红军第一梯队二二四团沿七里岗向北接近许南公路时,突遭敌炮火猛烈阻击。敌人开火后,二二四团几乎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加上寒天冻地,红军穿着单薄,手冻僵了,一时连枪栓都拉不开,无法有效反击敌人,处境十分被动。敌人趁机发起冲锋,从两翼包围上来。
危急时刻,从后面跑步赶到阵前的军政委吴焕先一面指挥二二五团冲到前面反击,一面高呼“同志们,就地卧倒,不能后退,坚决顶住敌人!”在吴焕先的组织下,指战员迅速趴在泥地里,利用地形地物反击。敌人气势汹汹地扑了过来,吴焕先手持大刀指挥红军从雪地上跃起,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喊杀阵阵,震撼山岗。关键时刻,闻声赶来的副军长徐海东率第二梯队二二三团猛虎般的加入战斗。经过一番恶战,把正面进攻的敌人压了下去,我军占领了公路两侧的有利地形。
随后,敌军连续发起数场进攻,都被红军顽强打退。为打开一道缺口,通过公路,军首长指挥二二三团向七里岗发动攻势,敌人挡不住红军的凌厉攻势,纷纷向东西两面退去。红军冲过公路,占领了七里岗北500米处的任岗村。敌人急忙组织强大火力,炮击公路南北两侧红军阵地。红军被迫退到公路以南。
入夜,风雪不止。红二十五军乘机撤到张庄附近。此时,敌骑五师和“追剿”纵队已分别由泌阳象河关向独树镇一带集结。红二十五军处在数万敌人前后夹击的危险境地。根据当地老乡提供的情况,军首长决定连夜绕道突围。深夜,红二十五军忍受饥寒交迫,由鄂豫边工委书记张星江和农民王永合带路,顶风冒雪,悄悄绕过戒备森严的敌军阵地,秘密到达叶县保安寨以北的沈庄附近,穿过许南公路。27日拂晓,进入伏牛山东麓,突破了敌人的合围。
独树镇战斗,是红二十五军长征中生死攸关的一场血战。这次战斗,红军以不足3000人的兵力,在敌强我弱、敌锐我疲、地形与天气都不利的情况下,将士们舍生忘死、英勇战斗,激战5个多小时,毙伤敌600余人,自己也付出损伤300多战士的沉重代价,有力挫败了敌人近万步骑兵以逸待劳的突然袭击,保存了红军的有生力量,为红二十五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任务,并先期到达陕北,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北上,在陕北建立革命大本营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