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咨询:0376-6879302 17637631188 欢迎访问何家冲学院!

 
 

长岭岗大捷 ——粉碎张学良三个月“剿灭”红军的雷霆一击

发布日期:2024-05-20   /    阅读:529

李国强,罗山县何家冲红二十五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


罗山县彭新镇隐藏在大山深处的殷家湾,是大革命时期红二十五军经常转战和休整的游击区。殷家湾西北3公里层峦叠嶂的丛林中,有一条绵延起伏、山势平坦的孤岭,当地人叫长岭岗。1934年7月红二十五军在这个地方给东北军第一一五师以歼灭性打击,一举粉碎张学良3个月“围剿”红军的计划,史称“长岭岗大捷”。

1934年6月下旬,被蒋介石委以“鄂豫皖三省剿匪副总司令”的张学良,雄心勃勃,制订从7月至10月三个月“围剿”计划,携15个师23个独立旅,对红二十五军“一面划区驻剿,一面用竭泽而渔之方,作一网打尽之图”。张学良把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划为六个“驻剿区”和一个“护路区”,扬言3个月内将红军“完全扑灭,永绝后患;彻底肃清,以竟全功”。6月底部署就绪。

7月上旬,中共鄂豫皖省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针对敌人的部署及时制订了反“围剿”斗争策略:决定红二十五军主力在避实击虚的方针下,设法消灭孤立、薄弱之敌;抽调几个善打游击的连队到外线行动,以迷惑、牵制敌人,为主力红军创造战机;地方武装大部在老根据地配合主力打击敌人,小部向外发展游击战,开展群众工作;继续巩固和扩大鄂东北、皖西北的几块游击根据地。红二十五军按照省委指示,进行政治动员和军事训练,随时准备粉碎敌人新的进攻。

7月12日,东北军第一一五、一一七师和“护路区”第一0五师一部,耀武扬威从东西两面向朱堂店根据地大举进攻。为避其锐气,争取主动,红二十五军向何家冲以东的白鸭山一带撤退。16日,敌一一七师从朱堂店尾追红军至白鸭山,以第一0八师进至姚家畈阻止红军南下。红二十五军再东进殷家湾,利用熟悉地形与敌玩起蘑菇战术,再伺机歼敌。

机遇给有准备的头脑。7月17日清晨,徐海东随先头部队从殷家湾向何家冲转移。当行进到长岭岗南侧的一块高地,他从望远镜里忽然发现前面的山坡上全是敌人,山头上架着3门迫击炮,便急令部队停止前进,让通信员迅速传令请政委前来商量敌情。吴焕先快步奔来,徐海东指着前方山岭上驻扎的军队,掩饰不住欣喜之情说,敌人屯兵孤岭,战备松懈,一点没有发现我们,可以出其不意教训一下。吴焕先对徐海东的判断十分赞赏,两人合计立即行动,给敌以迅雷不及掩耳雷霆一击。于是,两人分头行动,进行战前动员和准备工作。

经过侦察,敌人原来是南下尾追红军的第一一五师一部的2个团,因天黑于头天夜晚在这里安营,正准备于白天向殷家湾红军展开“进剿”。师部座落在长岭岗,其所辖六四三团扎营长岭岗以西至药鸡沟一带,并以1个营占据药鸡沟西、南两处高地;所辖六四四团第一、二营分布长岭岗东部,第三营驻扎富粟徒坡东北之高地。

战斗部署很快下达: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二二四团一营攻击药鸡沟以西敌之排哨,消灭该敌后,即迅速向长岭岗之敌纵深全力推进;第二二四团二、三营攻击药鸡沟以南连哨,歼灭敌人后,分别向长岭岗至药鸡沟之间盘踞的敌之六四三团发起进攻,实施腰斩,致其首尾不顾,先乱阵脚;第七十四师2个营和第七十五师余部原地待命,俟两先头部队解决敌人警戒部队后,主力直捣长岭岗敌师指挥部以全歼敌人。同时传令活动在附近的罗山独立团及部分游击队赶来协助主力红军作战。

上午9时,按照指令红军第二二四团第一营以矫健的动作将敌南面排哨解除,乘势向蒙在鼓里的敌六四三团一营发起强攻,该营顷刻溃散,红军向敌指挥中心冲击;与此同时,该团第二、三两营也将药鸡沟之西连哨拔掉,分别向敌六四三团展开猛攻,将其腰击两段,各个击破。此时,奉命前来的罗山独立团、多股游击队早已抢占长岭岗以北高地,居高临下阻击敌人向北溃逃。受到三面攻击的敌人只听喊杀震天,军号嘹亮,到处红旗招展,无法判断到底有多少红军袭来,只好纷纷向师部麋集。师长姚东藩企图从西南打开通道等待援军,急令第六四四团2个营向西南增援守敌,正好遇到从这两个方向败退过来的第六四三团余部。由于地形狭窄,两支部队迎面相撞,难以施展,而红军恰从后面紧追过来,汇合一起的敌人首尾不能相顾,乱作一团,急忙向师部回窜。姚东藩见大势已去,带领溃残之敌向东败逃。

见敌人正向已经扎好的口袋蠕动,吴焕先、徐海东按捺住兴奋之情,待敌人窜至战斗预设之地,立即指挥主力部队5个营向敌人猛虎般扑来,从四面将敌人紧紧包围。这时,红军和地方武装向敌发起政治攻势,高喊“奉军弟兄们,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穷人不打穷人”、“打回老家去,不当亡国奴”、“缴枪不杀”……强烈的攻击把顽抗之敌打的丢盔卸甲,高亢的劝降声打动了东北军的思乡之情,他们纷纷举起双手,放下武器。姚东藩率残敌逃向倒座湾。

战斗至下午胜利结束。长岭岗之战,红军将敌第一一五师两个团彻底击溃,歼敌5个营,俘敌400余人,缴轻重机枪60余挺,长短枪支800多,获弹药及其他军用物资无数。

这场胜利,一举打破了张学良三个月“剿灭”红军的计划,极大地振奋了根据地广大军民的革命热情。战斗中缴获的大批新式武器,使红二十五军的装备得以根本改善,一些连队能够配备到9挺轻机枪,几个营换上了新式马步枪,战力大幅提升,为以后多次战胜强悍的马家军奠定了基础。

这次战斗成功开展的政治攻势,为以后我党争取东北军擎起抗战义旗开启了先河。红二十五军政治部对数百名东北军俘虏给予宽待和政治教育,对不愿加入红军的,均发给路费予以释放;对于伤兵,在给予医治后,交由释放的俘虏用担架抬回。政委吴焕先亲自给他们谈话,讲红军是穷人的队伍,鼓励他们走抗日救国的道路。

战后,中共鄂东北道委和各路游击队都开始加强对东北军的政治瓦解工作。他们派便衣队深入敌占区张贴争取东北军的宣传标语,散发传单,让俘虏的士兵带回优待政策,在对敌斗争中向东北军喊话等,工作很有成效。1934年7月28日,鄂东北苏区政府印发了招待哗变白色士兵的布告,在根据地边境专门设立哗变士兵招待处。这些做法均对东北军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当年东北军士兵中流传着一个口号“不打红军,要打回老家去”,就是对当时情况的一个真实而生动的写照。

正是从这些意义上,长岭岗之战是红二十五军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具有标杆性的重大转折。

至今,战后红军战士徐兴华编唱的一首歌谣仍在这里传唱:

罗山县,长岭岗,工农红军打胜仗,

消灭敌人立功劳,苏区人民齐欢唱。

蒋介石,张学良,正副运输大队长,

送来物资堆如山,枪支弹药装满仓……